近日,《天津軌道交通智慧運營的探索》一文發布,文中提到隨著天津城市軌道交通運營規模的迅速擴展和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如何高質量推進城軌信息系統向網聯化、協同化和智能化方向發展成為重要的研究方向。車站作為城軌網絡中最為關鍵的銜接部分,車站的有效監測與管理關系著整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的基礎。
針對城軌車站業務系統設備部署分散、信息資源共享程度低、業務流程融合協同效率不足,智能化綜合管控提升難等問題,依托BIM、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究以數據為核心構建車站人、機、物等要素的全面互聯,實現城軌車站綜合業務、復雜專業系統集成的運營管理優化和效率提升,推動城軌車站實現數字可視化、業務協同化、管理智慧化。
天津地鐵以天津站、文化中心站、張貴莊站為試點示范站,從業務流程、管理流程上進行優化,形成天津軌道交通智慧車站的建設標準,進而指導后續線路的智慧車站建設,也可為其他城市智慧地鐵的建設提供參考。
物之聯作為數字城市規劃建設運營服務商,緊抓數字新基建機遇,強化對數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持續深化數字化科技力量賦能,積極參與運用于智慧軌道交通領域。
物之聯研發的列車走行部在線監測系統運用于天津地鐵4號線、9號線,實現對列車運行環境、動態行為的全方位感知,掌握車輛關鍵部件的實時運用狀態,進行故障預警,助力保障天津地鐵列車安全。
在文化中心站,它作為示范站展示了智慧客服與智能導向、設備運行感知、能源管理、一鍵開關站、智能站務管理。物之聯研發的能源管理系統運用于此站,通過建立以能耗為導向的能源監管體系,實現消耗的精細化計量、可視化監測、智能化管理,通過能耗分析診斷發現能耗漏洞,以達到節能目的,合理利用能源、降低消耗、提高經濟效益。
2021年我國提出
“雙碳”的重大戰略目標
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
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日前,國務院印發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方案中提出:加快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運營和維護全過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
物之聯將聚焦
“雙碳”目標的新機遇
發揮技術優勢和創新能力
持續為客戶提供優質的解決方案
產品和服務
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
注入新動能